淬火:1、定义: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定时间使其奥氏体化,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进行冷却的工艺。2、淬火目的:提高硬度和耐磨性:刀具、量具、磨具;提高其强韧性:轴类、杆件、销、受力件;提高弹性:各类弹簧;提高耐蚀和耐热性:耐热钢和不锈钢。3、淬火分类,按加热温度:完全淬火、不完全淬火、循环加热淬火,按加热介质及热源条件:盐浴加热淬火、火焰加热淬火、感应加热淬火、高频脉冲淬火、接触电加热淬火等;按淬火部位:整体淬火、局部淬火、表面淬火等;按冷却方式:单液淬火、双液淬火、分级淬火、等温淬火、预冷淬火等。淬火目的:提高弹性:各类弹簧。江苏表面热处理供应商
可控气氛热处理设备通常由制备可控气氛的发生器和进行热处理的加热炉两部分组成。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吸热式气氛、放热式气氛及滴注式气氛等。大型的如密封箱式多用炉,全自动智能化密封箱式多用炉生产线既能满足渗碳、碳氮共渗,而且能实现光亮淬火、光亮退火等多种热处理工艺。都可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生产管理、物流管理、现场控制、质量管理、工艺管理等系列工作。同时改变了过去热处理车间“脏、乱、差”的局面,取而代之的为简洁、明快。江苏表面热处理供应商将加热后的不锈钢圆棒迅速冷却,通常采用水冷淬火。
大型锻件的锻后热处理通常是紧接在锻造过程完成之后进行的。其主要目的简述如下。(1)消除锻造应力,降低锻件的表面硬度,提高其切削加工性能。这是锻后热处理较直接和较初的目的。(2)对于不再进行较终热处理(或产品热处理)的工件,通过锻后热处理还应使锻件达到产品技术条件所要求的各种性能指标。这类工件大多属于碳钢或低合金钢制成的锻件。(3)调整与改善大型锻件在锻造过程中所形成的过热与粗大组织,降低大型锻件内部化学成分与金相组织的不均匀性,细化钢的奥氏体晶粒;提高锻件的超声波探伤准确性,消除草状波,使得锻件中的各种内部缺陷都能够较清晰地显示出来,以杜绝不合格锻件向下道工序的转移。SA508Gr3钢核电大型锻件锻压后经900~980℃正火,650~700℃回火处理,锻后热处理工艺曲线如下图所示,通过锻后热处理改善锻件内部组织及晶粒度,消除内应力,进一步降低氢的含量并使其尽可能均匀分布,为后续的性能热处理做好准备。
随市场变化趋势自由发展,不可避免造成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难以实现节能减排高指标,难以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且市场价格竞争及无序竞争严重,阻碍“十二五”计划目标的超额完成。面对这种现状,落实党的提出的战略任务,实现提高机电产品质量、支撑装备制造业由大到强、实现制造强国的宏伟目标,结合《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设想,凝聚行业共识,制定《热处理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出发展方向和目标、明确实施方针和措施,以期热处理行业“十三五”期间在新常态下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去应力退火:为去除工件塑性变形加工、切削加工或焊接造成的内应力及铸件内存在的残余应力而进行退火。
渗碳:1、定义:为提高工件表层的含碳量并在其中形成一定的碳含量梯度,在渗碳炉中将低碳钢在渗碳介质中加热、保温,使碳原子渗入工件表面,然后进行淬火的化学热处理工艺。2、目的:使低碳钢的表面层含碳量增加到0.85~1.10%,然后再经淬火、低温回火处理以消除应力并稳定组织,使钢件表面层具有高硬度(HRc56~62),增加耐磨性及疲劳强度等。而心部仍保持原有的塑性和韧性。3、应用:渗碳一般用于15Cr、20Cr等含碳量低的钢种,渗碳层的深度是根据零件的要求不同,一般为0.2~2mm。设计时可根据工件尺寸和心部强度要求来选择材料和渗碳层深度。渗碳层深的选择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以节约成本。层深的增加意味着渗碳时间的延长,齿轮一般是根据经验公式来设计层深。为了确保不锈钢圆棒的性能,需要精确控制加热温度。安徽淬火热处理
一般用于锻件、铸件和焊接件。退火一般安排在毛坯制造之后,粗加工之前进行。江苏表面热处理供应商
回火的作用在于:① 提高组织稳定性,使工件在使用过程中不再发生组织转变,从而使工件几何尺寸和性能保持稳定。② 消除内应力,以便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并稳定工件几何尺寸。③ 调整钢铁的力学性能以满足使用要求。回火之所以具有这些作用,是因为温度升高时,原子活动能力增强,钢铁中的铁、碳和其他合金元素的原子可以较快地进行扩散,实现原子的重新排列组合,从而使不稳定的不平衡组织逐步转变为稳定的平衡组织。内应力的消除还与温度升高时金属强度降低有关。一般钢铁回火时,硬度和强度下降,塑性提高。江苏表面热处理供应商
本站提醒: 以上信息由用户在商名网发布,信息的真实性请自行辨别。服务协议 - 信息投诉/删除/联系本站
爱力德热处理(苏州)有限公司 Copyright © 商名网营销建站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