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组织的硬度性能指标范围如下:珠光体10~20HRC;索氏体22~25HRC;屈氏体36~42HRC;马氏体62~65HRC;回火马氏体约60HRC;回火屈氏体40~48HRC;回火索氏体25~35HRC。常用的硬度试验方法有:布氏硬度试验——主要用于黑色、有色金属原材料检验,也可用于退火、正火钢铁零件的硬度测定。所用设备为布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试验——主要用于金属材料热处理后的产品性能检测。所用设备为洛氏硬度计。维氏硬度试验——主要用于薄板材或金属表层的硬度测定,以及较精确的硬度测定。所用设备为维氏硬度计。显微硬度试验——主要用于测定金属材料的组织组成物或相的硬度。所用设备为显微硬度计。不锈钢圆棒因其耐腐蚀性能和耐氧化性能,常用于制造汽车排气净化装置。上海渗金属热处理技术
大锻件的冷却是决定其较终性能的较关键的一步,但大锻件的冷却比较复杂而难以控制,同一大锻件上不同部位在冷却时冷速差别较大,因而形成的组织也差别较大,进而影响其性能。大锻件经淬火处理后还需要进行回火处理,回火是然后一道热处理工序,大锻件回火的目的是消除淬火中产生的热应力,获得稳定的回火组织,达到所需要的力学性能技术指标。SA508Gr.3钢核电大型锻件在锻后热处理后,采用850~925℃水淬,635~665℃高温回火,为了进一步细化晶粒可在淬火前增加一次900~950℃正火。上海渗金属热处理技术淬火冷却应尽量缓慢,以减少内应力,避免工件变形和开裂。
大型锻件的锻后热处理通常是紧接在锻造过程完成之后进行的。其主要目的简述如下。(1)消除锻造应力,降低锻件的表面硬度,提高其切削加工性能。这是锻后热处理较直接和较初的目的。(2)对于不再进行较终热处理(或产品热处理)的工件,通过锻后热处理还应使锻件达到产品技术条件所要求的各种性能指标。这类工件大多属于碳钢或低合金钢制成的锻件。(3)调整与改善大型锻件在锻造过程中所形成的过热与粗大组织,降低大型锻件内部化学成分与金相组织的不均匀性,细化钢的奥氏体晶粒;提高锻件的超声波探伤准确性,消除草状波,使得锻件中的各种内部缺陷都能够较清晰地显示出来,以杜绝不合格锻件向下道工序的转移。SA508Gr3钢核电大型锻件锻压后经900~980℃正火,650~700℃回火处理,锻后热处理工艺曲线如下图所示,通过锻后热处理改善锻件内部组织及晶粒度,消除内应力,进一步降低氢的含量并使其尽可能均匀分布,为后续的性能热处理做好准备。
淬火工艺过程:冷却速度是钢在淬火过程中较主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淬火产物和性能。一方面冷却速度要大于临界冷却速度,以保证全部得到马氏体组织;另一方面冷却应尽量缓慢,以减少内应力,避免工件变形和开裂。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可以采用不同的冷却介质和冷却方法,使淬火工件在奥氏体较不稳定的温度范围内(650℃~550℃)快冷,超过临界冷却速度,以防珠光体类型转变发生;而在马氏体转变区域范围内(300℃~100℃),则冷却减慢,以减少淬火工件产生的应力。含碳量低于0.5%的低碳钢和低合金钢,为避免硬度过低切削时粘刀,而采用正火适当提高硬度。
许多钢材都是以退火热处理状态供货的,钢材硬度检测可以采用洛氏硬度计,测试HRB硬度,对于较薄的钢板、钢带以及薄壁钢管,可以采用表面洛氏硬度计,检测HRT硬度退火的目的在于:① 改善或消除钢铁在铸造、锻压、轧制和焊接过程中所造成的各种组织缺陷以及残余应力,防止工件变形、开裂。② 软化工件以便进行切削加工。③ 细化晶粒,改善组织以提高工件的机械性能。④ 为较终热处理(淬火、回火)作好组织准备。对中碳钢,在既可用正火又可用退火的场合下,用正火更为经济和方便。水冷淬火可以快速降低不锈钢的温度,提高其硬度。江苏金属热处理原理
冷却速度是钢在淬火过程中较主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淬火产物和性能。上海渗金属热处理技术
正火退火、淬火、回火、的区别与联系?正火有以下目的和用途。① 对亚共析钢,正火用以消除铸、锻、焊件的过热粗晶组织和魏氏组织,轧材中的带状组织;细化晶粒;并可作为淬火前的预先热处理。② 对过共析钢,正火可以消除网状二次渗碳体,并使珠光体细化,不但改善机械性能,而且有利于以后的球化退火。③ 对低碳深冲薄钢板,正火可以消除晶界的游离渗碳体,以改善其深冲性能。④ 除钢件和钢材以外,正火还普遍用于球墨铸铁热处理,使其获得珠光体基体,提高球墨铸铁的强度。上海渗金属热处理技术
本站提醒: 以上信息由用户在商名网发布,信息的真实性请自行辨别。服务协议 - 信息投诉/删除/联系本站
爱力德热处理(苏州)有限公司 Copyright © 商名网营销建站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